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写意花卉说课稿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写意花卉说课稿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道复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中“道复”指书家?
此中的[道复],指的是明代画家陈道复。
陈道复(1483--1544)明画家,初名淳,字道复,后以字行,改字复甫,号白阳山人,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从文徵明学书画,后不拘师法。书工行草。山水学米友仁而笔迹放纵。擅写意花卉,淡墨浅色,风格疏爽,后人把他与徐渭并称“青藤白阳”,为明代中期水墨写意花卉画创出新格调的代表人物。徐渭曾云:“道复花卉豪一世,草书飞动似之。”陈淳开启了晚明险怪老辣、神气盎然的个性书法的先声,成为晚明狂草大家。中国画写意起源于什么时间?
大写意早在唐代就有以泼墨著称的画家王洽,到了南宋出现了写意画大家梁楷,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北宋山水画出现了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的米氏云山——米芾、米友仁的山水小景,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揭开了写意山水的序幕。徐渭在水墨大写意花卉画方面创造性的贡献尤为突出。
明以后,这种写意的美学主张已逐渐发展成熟为绘画史上代有传人的大写意画派。建国初期出现了融南吴北齐画风于一体的“江北第一画家”萧龙士。
如何欣赏吴昌硕的写意花卉?
吴昌硕是中国近代写意画巨匠,要想欣赏他的写意画特别是写意花卉,需要具备以下知识:
一,了解吴昌硕生平及画论,只有了解了他的人和思想,才能更好理解和欣赏他的画。
二,了解写意花鸟的发展史,只有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历史,才能知道他在此领域的地位、作品的艺术源流及价值。
三,了解他书法艺术,才能理解“书画同源”以及书法对他绘画的影响。
没有了解以上知识,很难真正欣赏到他的写意花卉作品。
如果你觉得有帮助,记得点赞+关注哟!
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的艺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宗师级,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他在金石篆刻方面的成就影响着他的书画。到处都充满着金石味道。吴昌硕的画作笔墨浓厚,色彩鲜明,浑厚老辣,气势雄伟。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独辟蹊径看别样风景。
一画有金石气。吴昌硕进入画坛的时间比较晚,他人生当中前40年都是在研究书法笔墨,他在花卉写意花卉中胜出的,就是因为他把书法里面的金石气,带入到写意花卉当中,让花卉不仅仅只有外表的形状,更多的是有了书写的味道,他的花卉大多是用没骨法来绘制,尽情舒展并稍加润泽,跟明朝的徐渭,有着一脉相承的笔墨情趣,属于典型的文人画,他的画里面打动人的,还有他自身的那一股文化气息,既有书卷气,又有金石气,雅俗共赏,富有韵律,画尺幅在大小,用笔雄浑恣肆,确实生动。
二写意画重在线条。吴昌硕在用线条方面,得益于他的书法和篆刻,把书法和篆刻中的法度引入到绘画当中来,看他写意花卉中,所画枝干的趋势和气势,大胆的落笔,细心的收拾整个画面的布局,都彰显了他在线条运用上面的造诣,也就是书法成就了他的画,画反过来又丰富了他的书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的绘画里面有古意,有骨气,更古卓,但是又不失创新,他放得开,又能收得住,在用色方面,他更加的浓烈的颜色进行对撞,但是他又没有一丝的火气,艳但不俗,这个就像没有经过脂粉俗艳,出水芙蓉的美女一样好看高雅。
三一股苍茫入画来。这个可能跟吴昌硕所处的时代有关系,因为在当时的那个年代下追求的是大气磅礴,已经不是摇摇欲坠,芊芊玉女的形象,就像石涛说的,笔墨当随时代,特别是吴昌硕所处的海上画派,提倡的文人风骨,和文人画所追求的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表现方式,因为他的站位已经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敢于开拓,敢于创新,敢于形成自己的当下时代的风格,所以也就成就了吴昌硕写意花卉的特色,甚至影响到了后来的齐白石等大家,吴昌硕有诗云“以书作画任意为,碎叶枯藤涂满纸。离奇作画偏爱我,谓是篆籀非丹青”。
关于如何欣赏吴昌硕的写意花卉,这个问题
作为中西绘画爱好者重度爱好者 ,默默我来抛砖引玉下
(默默轻***:以不一样的新鲜角度解读各类艺术绘画,艺术轻松很好玩!
欢迎朋友关注,持续更新一系列绘画大家精彩作品及新解读小品!)
吴昌硕
我国近代画坛近极具开拓性的绘画名家
与齐白石并称“南吴北齐”
如果说齐白石
说到欣赏一些古代前贤的画,可能要回来秉承着一种敬畏的心态去看,但又不能太拘谨。首先吴昌硕的画,有他的特别之处和优点,但肯定是有缺陷和不完善的。吴昌硕先生的画,首先他的题跋特别,出自篆书的那种厚重,且有奇倔之气。他的画,特点还是很突出,他把牡丹,水仙,等搬上了大件作品形式,可能是个创举。很多古代作为文人写意的东西,他几乎都构思成了大件作品。这是一种功。但他的画,在色彩的纯粹上是不如齐白石先生的。可以做个对比来看。
国画的“写意”与油画的“写实”,两者能否相互融合在一起,又会给人怎样的视觉效果?
写意与写实实际反映的是二种不同的美学观,西方重写实,中方重写意。所以,西画追求攝影效果,认为世间最美是人体,所以多人物***画,多出精品;国画认为实则俗,追求的是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念美,达意为上,所以世间万类都能入画,各舒已见,常有神品。***如人类从来不发明衣服,肯定无奇,会产生视觉疲劳,我想人体美的观点也不可能产生。中国儒家认为人生三事不外衣,食,男女,衣服为第一要,所以中国人衣服花色最多,时出时新,历代人物画都注重衣着,永远不会出现视觉疲劳。实不实,虚不虚的效果只有在意念画中才能体现出来。***如一幅画长挂,写意画的视觉疲劳要远比写实画长,因为写意画多了一个想象空间。
写实与写意能不能结合?如何结合?齐白石老先生已作了最好回答,他的写实昆虫至今无人超越,写意花草也常出人意外。
尽精微,至广大,作品得远观好,近看也好。
首先,国画的写意,并不是肆意为之,如果作者进行过严格的造型训练,对作画对象的结构形体了如指掌,那画国画写意才能放的开,写的出,写实油画,自不用说,造型要求严苛到极点,所以两者都同样要求准确的造型训练。
其次,两者结合,有两个问题,
1、国画的材料并不是完全适合写实性表达,生宣纸与墨与水的相互渗化交融的效果是国画表现的长处,但是熟宣上所画的工笔画却可以做到非常写实,如果是绢的话,还可以擦洗,做减法。
2、国画写意表达只能做加法,用错一笔,这幅画就出问题了,油画是既可以做加法,又可以做减法。
3、所以国画写意与油画写实,两种表现方式是又联系又有区别了。
再次,两者的要融合,就得先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再考虑好作品的最终效果,是偏写意,还是偏写实,孰少孰多,在创作的时候,每一笔都落到结构上,注意好取舍,就能将两者很好结合。
我觉得不可融合,也无必要尝试。
油画可写意亦可写实,在画布上此彼相融反而味道风格一体,效果更好。国画在油布上不可画,也写不了诗与书法,所以,不可融合。反之,在宣纸上涂油料画油画更是不可能,正如东方人与西方人不一样的相貌一样。
写意是东方艺术的一大特点,也是国画千年形成的特殊艺术,它融合诗书画印四绝为一体的艺术,世界上独一无二,只有中国画才有。
写意是含蓄,精神为主的艺术,配上文学性的诗与书法相溢增辉,更显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更耐看,足以玩味和收藏。
这个问题早就有很多大家尝试了。比如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就是写意跟写实结合,用运的很好效果绝佳。既有墨韵,又有精准的造形,能达到雅俗共赏。
还有刘奎龄、刘继卣父子,都是中西结合,工写相融。有形有色,妙墨无前。
再就是苏葆桢先生的葡萄,也融入了油画的元素,既逼真又有墨韵,酣畅淋漓,色彩鲜活,几欲下手采摘,实为我等后学之楷模!
但是结合失败的也有,用色僵死,毫无灵气,都是对着照片死死刻画,最终落于画匠之流!
造成如此的原因,就是没有思想灵魂,为画而画,内容苍白,技法单调。故越画越死!
所以搞艺术要用心感悟,融入自己的情感,认真观察自然,再下功夫提炼笔墨,方能达到上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写意花卉说课稿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写意花卉说课稿大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