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金农花卉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金农花卉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代四大画册?
1、朱耷《杂画册页》
画残山剩水,一派荒寒萧索,画花鸟则每每虚疏淡泊,冷逸碜人,这与他凄凉身世和冷落情怀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恽寿平 花卉图册十开
开创了没骨花卉画的独特画风,是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对明末清初的花卉画有“起衰之功”,被尊为“写生正派”,影响波及大江南北。
3、石涛《杂画册》
饱览名山大川,其画笔法恣肆,无法而为至法,故为清初山水画大家。
4、金农《墨梅图册》
清代书法有哪些特点?
清代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碑学兴盛。由于当时碑石出土日多,于是从学汉碑逐步发展为学北碑,北碑包括碑志和造像记。以致清中期书风为之一变,以厚重朴拙流行于世。康有为的“南北书***”也顺时而生,成为当时的书法指南。清代书法理论也是出了十分活跃的局面,先后出现了笪重光、包世臣、刘熙载、康有为、邓石如等书法理论。特别是清末的何绍基、赵之琛、吴昌硕、沈曾植、章炳麟等书法家,为现代书法留下了可贵的财富。因而说清朝在继承帖学的同时,又开辟了碑学的新天地,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它是自宋以后,书法冷落萧条了几百年以后出现的又一个碑学的鼎盛时期。
动辄上千万的字画,它的价值在哪?
有的画作具有艺术价值。它是某位开宗立派的名家的代表作,具有艺术创新的典型特征,因而被论著反复引用,能够得到收藏家和机构的广泛推崇,因而能获得很高的价值认同。
有的画作具有历史意义。西方一些经典油画,如马拉之死,自由解放人民,国内的开国大典,攻占南京总统府等,记录了历史和人文,作为一个时代的风俗记载,也具有难得价值。有些字画流传久远,本身就有文物价值。
主要还是稀缺性。虽然有些画家比较高产,但是被普遍承认的真迹也是稀缺的。名人名气大,很多人追捧。拥有名人字画,让收藏者能直面先贤遗物,是难得的荣耀。买的多真迹少,价格就被炒上去了。
炒作之中,很多字画的泡沫也较大。提问说到动则,表示价格上千万的字画有些泛滥了。某些***流水线作业,一次十幅,一个题材多年反复画,既没有稀缺性也没有多少文化价值,就凭资本支撑,经不起历史考验。齐白石潦潦几笔,除了有些笔墨意趣,都是小虫小草,价格千万恐怕只有炫耀价值。
很多优秀字画作品,其实价格不一定很高。现在市场行情低迷,真正流通的价格不高,中产阶级也可能消费得起。
欢迎关注老陈,交流字画收藏。
近代现代字画上千万纯粹是炒作!是一些人的商业运作手段,是一种营销方式!只有古代书画,才有千万的价值!因为它有研究价值,考古价值!从一幅字画可以看出当时年代的人文,手工业,民俗,科技等发展程度,有可能填补历史所没有记载的空白!
其实真正的价值在于自己喜欢,而市场上的价值就看市场是这么看待这幅字画的。在这里发几幅本人收藏的字画,竹简是清代传是楼——徐乾学(1631~1694)字原一,号健庵。江苏昆山人所创办也是传是楼所收藏的乾隆御笔。
客观地讲,是人为炒作的。其实它仅仅是一幅画而已。于人类生活,于科技,于社会发展等,根本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在集体经济时期,根本没有贫富差别,哪有天价画?一切不都照样发展吗?
动辄上千万的字画,都是因为它的稀少性,和人为炒作而形成,並非是因为艺术性高而价值连城。例如齐白石的字画。上个世纪1920年,齐白石在他的客厅悬掛自己的作品价格:“花卉加虫鸟,每加一只10元,藤萝加蜜蜂,每加一只20元"解放初期,一个朋友100元就买走了几幅齐白石的字画,而且老人还特高兴,认为他卖了高价。
而2013年,全球顶尖的艺术金融网和研究平台,雅昌艺术网根据2013年度成交额评出的2013年度,全球"十大艺术家"排行榜上,齐白石以2.656亿美元位居第五。
写到这里,又想起有一次贾平凹怀里夾了一叠字画外出,准备送给他的朋友,路经一家泡馍馆时感到肚子有点饿,便进去吃了一碗泡馍。直到付款时才想起由于出门时换了衣服,身上没有钱。正当他难为时,饭馆老板说,没钱没关系,你把桌上的字画送给我就行。平凹当时心里还十分高兴,连忙照办了。直到又一次他仍去那家吃饭,发现饭馆巳搬走不干了。一打听,别人说那老板得了一叠名人的字画,卖了几十万,已买了楼房搬到别处去了。
所以农夫认为,动辄上千万的字画,並非因为字画本身的艺术性而价值不菲,只是因为它的稀少性,加上人为炒作,才卖出了干万的价钱。
不知农夫这浅显的看法是否正确,还有待于网友的不吝教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金农花卉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金农花卉大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