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祁县花卉基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祁县花卉基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乔家大院取景地?
乔家大院坐落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如今已成为“祁县民俗博物馆”
乔家大院是一幢城堡式建筑,四周全封闭的砖墙高约10米,上层是女墙式垛口,并设有更楼。坐西面东的大门建有高大的顶楼和城门洞式的门道。顶楼上的蓝底金字匾额上写着:“福种琅环”四个大字。门两旁嵌有一副铜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与大门相对,是一座砖雕百寿图照壁。照壁两侧是清末军机大臣左宗棠的篆书联:“捐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所有这些都显示着大院的主人是当地名望很高、经历不凡的富商的身份和地位。
乔家大院为院中有院、院内套院的庞大建筑,被誉为“中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它占地8724.8米2,建筑面积3870米2。进入大门,宽7米的石铺通道长达80米,六处大院分列两侧,尽头为祖先祠堂。北侧三个大院的出檐大门,可出入车轿,门外设有拴马石柱和上马石。外院南房、里外正房都是二层楼阁。院内为三进院,是典型的“里五外三穿心楼院”。南侧三个大院都是二进四合院,进门为台阶式门楼。所有院落均为偏正结构,主人住正院,客人、佣人住偏院,反映了尊卑有序的观念。院内的砖雕、石雕和木雕艺术品,有人物、花卉、松竹、瓜果等,内容绝无重复,象征吉祥与富贵。
现在,作为民俗博物馆的乔家大院,已经成为一处旅游景点。它以时岁节令、婚丧礼仪、供奉祭祖、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晋中一带的民俗风情和生活习惯。让游人在领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获得民间风情知识。
乔家大院景点雕像讲解词?
艰苦创业,终成大业的乔家大院昔日主人群像矗立在景区。
昔日乔家大院人
除了乔家大院主人雕像,从景区入口通往在中堂的道路两边,还有一些人物雕像,这些雕像不知道是不是反映乔家发家所经历的过程?
走西口
小生意
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又在清同治、光绪年间及民国初年多次增修,时间虽跨越了两个世纪,却保持了建筑风格的浑然天成。乔家大院占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个小院共313间房屋组成。从高处俯瞰,整体为双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筑。四周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水靡砖墙内,院与院相衔,屋与屋相接,鳞次栉比的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卷棚顶及平面顶上,都有通道与堞墙相。
全院以一条平直甬道将6幢大院分隔两旁,院中有院,院内有园。四合院、穿心院、偏心院、角道院、套院,其门窗、橡檐、阶石、栏杆等,无不造型精巧,匠心独具。院内砖雕,俯仰可观,脊雕、壁雕、屏雕、栏雕……以人物典故、花卉鸟兽、琴棋书画为题材,各具风***。
1986年,祁县将有大院辟为祁县民俗博物馆,以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婚丧礼仪、农商活动为主题的42个展室,2000余件展品,较系统地反映了明清时期山西晋中一带的民间风俗。
乔家大院的第一大景观便是眼这座绚丽多姿的门楼,大门的周围挂满了大红灯笼,象征着这里红红火火;再看这黑漆大门扇上,是一幅铜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字里行间透露着主人的希望和追求。也许正是遵循这样的治家之道,才达到了后来人丁兴旺、家资万贯的辉煌。再请看上面的石雕门额,“古风”二字笔力雄健,淳朴浑厚,与对联相映成辉。再往上就是高大的顶楼了,上面悬挂着山西巡府受慈禧太后面喻而赠送的牌匾“福种琅缳”,这是乔家大院内保存最有价值的四块牌匾之一。
往里走与大门相对的是一个砖雕影壁,壁上面是一幅“百寿图”,由100个形态各异的篆体“寿”字构成,所谓“一寿变百寿”,反映了人们祈求长寿的心理。两侧是左宗棠题赠的一幅意味深长的对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二者珠联璧台,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祁县花卉基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祁县花卉基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