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河西务花卉市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河西务花卉市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感谢提问,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让我想起了陈奕迅的一首歌《红玫瑰》,里面有一句歌词说的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此此景,不正好对应英法联军的那种“得不到就要把他们给毁掉”的丑恶嘴脸吗?
柯里昂家族
说起“英法联***烧圆明园”这件事情,不禁让我想起电影《教父》。这是一部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马龙·白兰度、阿尔·帕西诺等主演的黑帮电影,该片改编自马里奥·普佐的同名***,讲述了以维托·唐·科莱昂为首的黑帮家族的发展过程,该片更是在1***3年获得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奖。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 柯里昂家族 的故事,在老教父 维托·柯里昂 的带领下,小儿子 迈克 经过一系列的艰难困苦,最终成长为一代教父。而说起老教父 维托·柯里昂,在他小时候,父亲被当地***首领唐·乔奇***,在母亲的掩护下,得以逃到美国,经过种种困难的奋斗历程后,成为了教父。
而维托的这一故事,说明了“斩草要除根,否则后患无穷”。而这对比于“英法联***烧圆明园”,也是一样的道理,既然已将像土匪一样抢劫了,何不“好人做到底”,一次性烧了一了百了呢?
总结
这样的行为终究还是“目光短浅”了,毕竟靠抢来获取物质***的方式终究不能长久,因为“诚信”和“文明”的大厦已然建起,违反规则的行为终将会得到应有的制裁!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和焚烧了圆明园。原因是报复清朝帝王和毁灭证据。
火烧袭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三山五园等,即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100多年来,国内史学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对于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的真实目的,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目前广为流传的观点主要有两种:
一是掩盖罪行说。
这种观点认为,1860年英法联军窜入北京西郊圆明园后,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为了掩盖罪行,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二是报复说。
这种观点认为,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战争,遭到了我国爱国官兵及民众的英勇抵抗,不仅使其侵华目的难以顺利实现,而且还使得两国国内***陷入危机之中。1860年9月17日,僧格林沁又在通州武力拘禁了英法谈判代表巴夏礼一行39人,更被英法联军认为是对他们的侮辱,于是两国***蓄意***取报复性行动。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他们认为巴夏礼等人仍被关押在圆明园,而且咸丰帝也仍住在那里,因此将其当作首先攻击的目标。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48小时里,圆明园成了一场“有组织劫掠”的目标。士兵们砸碎花瓶和镜子,撕下画幅和卷轴,他们破开仓库抢夺丝绸,并用这些珍贵的织品包扎马匹;他们裹上皇后的凤袍,口袋里装满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鲁西记载道:“两天内,我拿到了价值3000万法郎的丝绸、珠宝、瓷器、铜器和雕塑”,这是一场令人错愕而迷幻的狂欢,“就像是吸食***者的幻觉”。
英法联军为何要火烧圆明园?
圆明园是清朝一座大型的***园林,从康熙年间就开始修建。最早的时候是康熙赐给四阿哥胤禛的。雍正皇帝即位后以后开始对圆明园进行扩建,此后历代皇帝都会对圆明园进行修建。圆明园也是清朝皇帝夏天避暑的一个地方。前后经历了150年的时间修建。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这个富丽堂皇的***园林付之一炬。并且洗劫了一切珍宝。
当时英法联军的头头一个叫额尔金的(英国贵族封号)本想烧紫禁城但是经过考虑认为烧圆明园比烧紫禁城更有意义,因为圆明园里面有无数的珍宝,另外这里也是清朝皇帝办公的地方之一。可以***的打击一下清***。另外直接烧毁紫禁城可能会吓跑清朝的统治者,这样达不到他们想要的目的。还有就是销毁罪证,击溃清***的抵抗,逼迫清***投降。所以选择了圆明园下手,被搜走的文物数以百万计。
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大规模的劫持。赃物又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不可能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哦,那个英国的头头,后来在印度因为住处遭遇雷击,正好心脏病发作被烧死了。
不管怎么说这次英法联***烧圆明园不仅是中国的国耻,也是人类历史上野蛮的罪证,是人类瑰宝的一次摧残。
1860年9月,咸丰皇帝为外国来使不向他磕头下跪的问题,和英法公使谈得很不开心,强行把英法使团一共39人,全部扣押收监,关在圆明园。
直到英法公使交涉后,清***才放人。不过,此时活着的只剩下18人,并且还被折磨得奄奄一息。
英国专使额尔金勃然大怒,于是引发了英法联军侵华进而火烧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大家知道,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对于英法联***烧圆明园的抨击,写于《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圆明园,清代大型***园林,著名的“万园之园”,又称夏宫,因为清朝的皇帝到了夏季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劫掠并烧毁了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让这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化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旧址)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战争。10月6日傍晚7时,法国侵略军即已经攻占了圆明园。接着英法联军开始了由军队高层组织的有***掠夺,普通军官、士兵无***的抢劫、破坏。
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
在巨大的财富面前,英法侵略军变得疯狂起来,军官、士兵们都成群结队地抢劫园中的金银珠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河西务花卉市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河西务花卉市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