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讨论花卉市场预测的程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讨论花卉市场预测的程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植物可以预测天气吗?
植物可以预测天气的。
有很多植物可以预报天气:
1、风雨花:我国西双版纳有一种风雨花,每当大雨来临前,它就会开出大量花朵。
2、青苔:俗话说“水地泛青苔,必有大雨来”,这是因为在下雨前,由于温度骤降,塘面上压力减小,导致河塘底的苔藓浮出水面。
3、“气温草”:瑞典有种“气温草”叫三色鬼,对于气温的变化极为敏感。当气温在20℃以上时,叶子向斜上方伸出;15℃时叶子慢慢向下运动,直到与地面平行;10℃时叶子就向斜下方伸出。
4、柳叶:夏天在河边散步时,如果发现柳叶变白,可能待会就要下雨了。因为柳叶在下雨前会全部反转,而而柳叶的反面是浅绿色,表面带一层“白霜”。
5、野蒿:如果野蒿的根部长出很多幼嫩的小白芽,则预示着即将下雨。
6、含羞草:用手碰一下含羞草,如果收缩的缓慢,或叶子闭了一下后立即张开,预示着即将下雨。
7、南瓜藤:夏天早晨南瓜藤顶端普遍朝上,预示天气将由晴转雨。但是如果阴雨天里,南瓜藤顶端普遍朝下,预示天气要放晴。
当然除了花和树能够预报天气,草也可以预报天气,比如:当结缕草在叶茎交叉处出现霉毛团,或茅草的叶茎交界处冒水沫时,就预示要出现阴雨天。因此,有“结缕草长霉,天将下雨”;“茅草叶柄吐沫,明天冒雨干活”的谚语。
我想掌握高深的预测学,应如何做?
有门。有两个方案:中国方案和西方方案。先讲中国方案:考上大学,读完本科,读完硕士,考全日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博士:《易经》与预测学专业。注意,如果你读的是哲学专业,直接去考就行了,如果是跨专业,复试需要加试两门宗教学方面的专业课。人类第一波搞预测的职业是巫师,巫字:上边一横代表“天”,下边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是“沟通天地”,左边是活人,右边代表死人—沟通天地人鬼的那个灵媒就叫“巫”。所以,宗教学是必备的基础知识。这个专业是2019年才开始招生的,起点就是博士。
西方方案就简单一点,不用读博士,硕士就可以。西方搞预测,用的是数据统计的办法,大数据环境下,搞预测需要两个技能: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数据专业是2016年开始本科招生的,人工智能是2019年开始本科招生的,都很新。按我的看法,这两个专业都要把数学搞定,建议先读本科的数学或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再读大数据或人工智能专业,这样达到你的目标:掌握高深的预测学更靠谱一些。
这两种预测学问有什么区别呢?易经预测学的博导谭德贵教授说:“中西文化的计算方式差异很大:例如预测一场体育比赛的胜负,术数文化的动态预测方法只需要很简单的信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几分钟)预测出未来的比赛结果(纳甲筮法、六壬等),而西方式的预测就需要大量的比赛双方的人员信息、文化信息、场地信息、天气信息等,经过较长时间的计算,才能有相似性结果。对于更为复杂的如经济发展形势(2008年金融危机)、战争成败、大的自然灾害(汶川地震)个体的命运轨迹等,西方科学仍然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中国方案感觉更高大上。当然,这都需要您耗费最好的青春年华去执行。这里的意见仅供参考,大主意您自己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讨论花卉市场预测的程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讨论花卉市场预测的程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